苏梅婷没再啰嗦,直接将之前的协议撕毁,按照生猪原价将钱折算给他们。
等他们散了,她又对李大爷说道:“麻烦您再去问问其他人,想退的都可以退了,来我这里领钱。只是今天不退,日后若是反悔,我可以走法律途径了。”
这世界上,就没有只想赚钱却不承担风险的好事。
赚了钱就高兴,不赚钱就心生埋怨,合着好事都应该落他们头上才行。
李大爷也觉得尴尬,这事儿确实是这几个乡亲做的不地道。
“成,我去问问。不过幺妹你放心,无论别人怎么做,大爷是支持你的,我们老李家不会反悔。”
他这话一出,让身边那些人臊得慌。
可是比起脸面,他们更看重的是钱。
好在最后,也不是全部人都反悔。
十五户人家,还剩下五户。
既然是苏梅婷出钱买了这些人手里的生猪,那他们手里的份额自然就是属于苏梅婷的。
目前火腿厂持有最大份额的人,就是苏梅婷。
开店
但苏梅婷想来想去,火腿卖不出去的原因,大概是她太心急了。
连江淮都没有卖,就先运到深市去。
正好公社那边建农贸市场,苏梅婷便大手一挥,买下了几间商铺,准备开店。
“很多人都不知道火腿怎么吃,店铺装修好后,就打印出几份火腿的做法,张贴在门口,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下火腿的好处。”
大家总觉得吃这种陈旧的肉,还不如吃新鲜的,还更便宜。
实际上,各有各的风味,不能相提并论。
于是接下来一整个月,苏梅婷都在忙活店铺装修的事。
越来越多人做生意,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摆个小摊。
因此公社这边的农贸市场刚建成没多久,店铺就被人买完了。
并非全都是卖农产品,各种生活用品和衣服,一应俱全。
按照原来的逢三、六、九,便会有许多人出来赶集,可热闹了。
盖桥大队地理位置好,离公社近。
除了苏梅婷,不少人都会在赶集的时候去镇上摆摊。
除了在公社卖,苏梅婷还进驻了县城的百货大楼。
李大爷觉得可能没什么必要。
“咱们江淮才多少人,消费水平都不高,能买得起一整个火腿的可不多。”
苏梅婷笑道:“买不起一整个,就切开来卖,别说一斤,就算一两,我们都卖。”
李大爷点点头,做生意这方面,苏梅婷比他在行,他只需要打理好火腿厂就行了。
公社店面开业的第一天,李大爷和苏梅婷亲手揭开红布,露出下面的牌匾。
他们原本为火腿厂想了好几个名字,最后李大爷拍案,就用了“盖桥火腿”也几个大字。
“大家一听就知道是我们江淮的特产,多好。”
前来祝贺的人不少,毕竟是盖桥大队的集体产业。
但是过来看戏的人也不少。
尤其是叶西大队,在林耀辉和阮小渝的带领下走偏了,竟然集体产生了对盖桥大队的仇视心理。
如今看到在苏梅婷的帮助下,他们还做起了集体企业,心里就更不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