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如何?”
“太棒了!”
“超级震撼!”
“热血沸腾,简直了!”
听到这些答案,江辰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这些回应其实都在江辰的预料之中,但他心里依然十分高兴。
紧接着,江辰又播放起了幻灯片,投影幕布上的画面瞬间切换成了另一番模样。
只见幕布上赫然出现两个大大的字——原理。
原理?难道这次江辰要讲的,真的仅仅只是武器原理吗?学生们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失落。
毕竟,江辰的那些武器原理,实际上早就已经公开了。
没错,就如同原子弹的原理一样,即便知晓了原理,也不意味着就能制造出相应的武器。
要制造出这些强大的武器,材料、设备、专业人才,每一样都不可或缺,而且往往还伴随着诸多额外条件。
比如,一些卫星设施需要在地球重力相对较弱的地方进行发射。
还有一些武器的制作,得依靠人工智能来把控。
就算前面提到的那些条件你都具备了,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难题让你望而却步。
所以,江辰根本没必要隐瞒这些原理。
在那些旧武器随时可能被新装备替代之后,他大方地公布了原理,让其他人也能进行研究。
而他自己,则可以借助别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发出更加强大的武器。
这堪称一个良性循环。
江辰把武器原理对外发布,其他人从中获取灵感,不断探索创新,而他凭借自身系统,借助这些新成果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大致就是这么个流程。
当然,所谓的创新,目前也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
就拿米国来说,即便投入海量资金,达到近乎极限的程度,在战机研发方面,也只是勉强超越了江辰的承影战机,距离白帝战机仍遥不可及。
并且,他们对承影战机的所谓超越,还是通过降低重力负载来实现的。
实际上,承影战机受限于飞行员的承受能力,其性能并未完全发挥。
要是对上白帝战机,米国那勉强升级的战机,瞬间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江辰压根不担心他们有超越自己的可能。
毕竟制造出顶尖武器所需的条件极其繁杂,绝非一般情况能够满足。
此刻,江辰准备正式开讲这些武器原理了。
他以自己的白帝战机为例,率先从至关重要的AI系统讲起。
从神经网络架构、临界点理论依据,到训练方法、识别机制等,方方面面,巨细无遗地阐述了一遍。
虽说讲解时间不长,可江辰表述得通俗易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大致明白其中的门道。
哪怕是文科背景的学生,听完后都感觉自己似乎具备了制造出类似AI的能力。
当然,要是没有之前江辰灌输的相关知识储备,这无疑只是一种错觉罢了。
但有了那些知识作为基础,将其与江辰此次所讲内容串联起来,大家惊讶地发现,制造出一个可用的AI似乎真的具有可行性。
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理论,都显得切实可行。
众人先是震惊,随即兴奋不已。
他们只需开动脑筋稍加思索,很快就能构思出一个全新的AI。
虽说这个新AI肯定比不上白帝战机原版AI那般强大,但达到武器级别的应用标准还是绰绰有余的,甚至足以超越米国现有的AI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