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憋屈已久的多尔衮找到了发泄对象,怎会轻易放过?
于是,他率领大军向松山发起进攻。
原本他们本该攻打锦州,但眼下松山成了障碍,于是决定先拿下松山。
此前对那个洪承畴究竟有多厉害并不清楚,如今明白了他的实力,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将他击垮。
然而松山地势险要,难以攻克,多尔衮并未贸然出击。
虽在京城折损近三万兵力,但也掠夺了许多物资。
有了这些资源,他们不必急于向朝廷索要粮饷。
在各种战略齐备后,多尔衮与洪承畴再度交锋。
这次,他们不再单纯依靠步战,而是启用了火铳与火炮。
在如此难以攻破的地形中,多尔衮的推进困难重重。
他们虽有火铳火炮,但以往火炮只部署在后方。
火铳这种兵器因不受欢迎而显得尴尬,但天雄军将其改造得实用无比。
这个时代,火炮仍是极具威慑力的武器。
随着火炮轰鸣,松山的局势悄然转变。
跟随洪承畴的将领们满心疑惑,不知为何多尔衮如此拼命进攻。
幸好多尔衮保持清醒,在一番交战后率军撤离。
洪承畴这才长舒一口气。
他查看部队,伤亡并不严重。
通常一层伤亡就能决定胜负,两层则可能陷入僵局,三层则注定失败。
然而总有例外,比如天雄军,即便付出巨大代价也不退缩,并重创多尔衮的部队。
这也是多尔衮见无法突破时选择撤退的原因。
看到多尔衮撤退,洪承畴才真正放下心来。
曹变蛟严肃地对洪承畴说:“大人,我觉得我们尚不能与多尔衮在平原决战,不如在此固守,这里地势险要,他们攻不进来。”
洪承畴善于用人,乐于听取他人建议,这或许是其能担任总督的重要原因。
在曹变蛟身旁的王朴持有异议。他走到曹变蛟面前,愤然说道:“难道你想让我们永远驻守于此?”
“有何不可?”曹变蛟不解地问。
“你甘愿做缩头乌龟便罢,但太子的天雄军不过三千人,与多尔衮苦战一日一夜,待五千援军赶到后,便全歼了多尔衮三万大军,将其打得狼狈而逃。而我们人数超出天雄军十倍有余,却被多尔衮的七万大军追得四处逃窜,我实在不服!这是为何?”
王朴此言一出,令洪承畴的脸色瞬间阴沉。
然而王朴似乎已无所顾忌。自从杨国柱阵亡后,他就觉得这支军队存在问题。
明军对清军心存恐惧,未战先怯,士气低落。
一旦交战,更是胆战心惊,只使出五分力气,还留着一半用作逃跑。
反观清军,全力以赴。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怎能与之抗衡?
“我真希望自己能成为太子的部属。”
话毕,王朴返回了自己的营帐,再未现身。
几位将领陷入沉思,无言以对。
最终,调解者唐通打破了沉默,说道:“王朴与杨国柱情谊深厚,诸位亦知。”
“杨国柱的死不仅是多尔衮的责任,在面对祖大寿时,我也未见他有过激反应。”马科总兵冷笑一声。
“好了,纵使祖大寿算是自己人,但清军始终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此次作战计划由我制定,失败亦是我的责任。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不再重蹈覆辙。”
洪承畴乃明朝末年最后一位可用之将才。
他与多尔衮多次交锋,互有胜负,这足以体现洪承畴的能力非凡。
遗憾的是,明军内部如同现今的清军一样,每位总兵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不肯将兵权完全交予洪承畴,因此他也无法完全指挥所有部队。
不过后期清军因皇太极亲自出征,团结一致,或许正是这一原因,使得清军后期几乎所向披靡。
“祖大寿理应处死,像这样固执不知变通的人留在前线,又如何能够取胜?”
王朴的营帐中,王朴怒吼出声。
众人皆默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