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融合后,管理岗位的人手明显不足。
原来的把总如今都成了千总。
例如黄把总,他曾负责管理胡思明。
目前来看,暂时也只能这样安排了,让新人接任小队长一职并无大碍。
在所有的把总之中,只有胡思明未获晋升,然而,他对朱慈烺的价值远超晋升所带来的利益。
朱慈烺赋予他权力,让他继续搜寻擅长射箭的人才。
朱慈烺给予他的条件,便是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部队。
这一天,朱慈烺再次来到军营。
孙鹏尚未离开,这几亡国一直留在军营,似乎有话想说却难以启齿。
朱慈烺察觉到了这一点,故意不予理会。
最终,孙鹏终究按捺不住,在跟随朱慈烺片刻后说道:“殿下,微臣有一事相告。”
“讲。”朱慈烺回应道。
“殿下可知晓,我大明如今最大的煤炭开采地是在何处?”
听闻此言,朱慈烺略显惊讶。
他确实不知晓,仅知大明已有煤矿,并且煤炭已广泛应用。
见朱慈烺这般神情,孙鹏便明白,此事殿下确然不知。
“延安府有一座大型矿井,原本由我们正常开采,后来反贼占据延安府,该矿遂成为反贼所有。再之后,反贼被剿灭,他们于天雄军撤退后再度占领那里,手中不仅有火器,甚至还有火炮,我们不敢轻举妄动,故欲派遣殿下那些历经战阵的天雄军前去应对。”
从孙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显然已经派兵尝试过一次,只是以失败告终。
而天雄军预备役无装备,仅凭人数众多,孙鹏深知火炮与火铳的威力,若派他们前去无异于送死,况且一旦兵力悬殊,恐怕无法向殿下交差。
这才来到京城,将此事告知殿下。
孙鹏的意图十分简单,只盼殿下能解决这一难题。
“煤炭啊。”听到这两个字,朱慈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
在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究竟是什么?
资源!
尤其是煤矿。
在朱慈烺看来,煤矿较之金银铜矿更为珍贵。
因为这种东西确实能够推动科技进步。
延安府存在煤矿,并非秘密。
然而先前,煤矿并不算特别重要的资源。
寻常百姓对矿石资源并无需求,这类东西多用于制造兵器或农具,因此其价值一直保持平稳。然而,随着火器的生产需求增加,尤其是高温冶炼的要求,煤炭的消耗量急剧上升,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敏锐的山匪们通过战场上的战利品,如几杆火铳和几门大炮,预见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趁天雄军撤离后,他们迅速控制了煤矿区域,这无疑体现了他们的大胆与果断。
朱慈烺刚回京便面临诸多事务,一时难以顾及此事。当被问及对方提出的条件时,他明确表示国库空虚,无法满足对方要求的一万两白银。同时,他认为当前局势下不宜贸然开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建议派遣人员前往山西寻找新的煤矿资源。
孙鹏提出了另一个请求,希望能从天雄军中调配一部分兵力充实太原府的防御力量。毕竟,尽管太原看似平静,但邻近地区仍有潜在威胁。朱慈烺停下脚步,认真思索着若有一支十万规模的大军进攻太原,仅靠防守需要多少兵力才足够。
孙鹏略作沉思,试探性地说道:“三千如何?”
“好,那就招募三千府兵,这三千人只归太原所有。”朱慈烺随口应允。
“太子殿下,三千是不是太少了点?”
“你想有多少?”朱慈烺转头看向他,目光陡然变得锋利。
当孙鹏与他对视时,顿时有所领悟,连忙笑道:“三千足够了,三千足够了。”
于是,孙鹏离开京城。
然而,这句话却让朱慈烺意识到一个问题。
各城都有府兵,可他们在敌军进攻时毫无作用,大多一触即溃。
洛阳虽被朱慈烺重创,却仍保留三万多名府兵。
这三万人每日开销巨大,本不该如此耗费。
如今,李自成、张献忠已被擒获,大明境内已鲜有能攻陷城池的叛军。
加之朝廷开始征收商税和地税,民税直接免除,百姓不必再担忧辛苦所得被朝廷搜刮。
甚至对无地或暂时失业者,朝廷还给予补助。
当百姓能吃饱饭时,谁还会没事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