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降世?”
周元庭听得分明,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
他自然不是什么天人,但他乐于见到这样的传言扩散开来。
在这个时代,一点“神性”的点缀,往往比千军万马更有用。
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了老儒的赞誉,随即朗声道:“众卿平身!此番能够荡平贼寇皆赖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大周的安宁是朕与万民共同的期盼!”
声音沉稳有力,传遍四方,更引得百姓们欢声雷动。……
捷报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京城。
一时间,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那些曾经在暗地里对新政阳奉阴违,甚至私下里与江南士族勾勾搭搭,期盼着周元庭御驾亲征失利,好趁机发难的老臣们,此刻一个个噤若寒蝉,面如土色。
“听说了吗?江面大火黑蛟王授首!”
“何止是授首!据说那火攻之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同天罚一般!”
“陛下……陛下竟有如此手段?莫非真有神明庇佑?”
他们忽然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可怕。
他不仅有铁血手腕,更有神鬼莫测的智谋!
以往那些自以为是的经验和伎俩,在他面前,恐怕不堪一击。
还有那些通过新政提拔上来的新科进士们。
他们大多出身寒微,对皇帝的改革充满拥护与期待。
此刻听闻如此大捷,无不热血沸腾,奔走相告。
翰林院内,几位年轻的庶吉士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己,围在刚刚送达的邸报抄录稿前,一个个摩拳擦掌。
“快!将此大捷载入邸报!定要让天下人都知晓陛下的雄才伟略!”
一名年轻官员高声道。
另一人早已按捺不住,抓起狼毫大笔,饱蘸浓墨,在雪白的纸张上奋笔疾书:“圣天子以雷霆之威亲率王师,于东海之滨大破凶顽!奇术火攻燃江百里,贼酋黑蛟王授首海寇舰队灰飞烟灭!此乃继商战奇策破江南经济封锁之后,又一旷世奇功!陛下以文治经济以武平祸乱,内安黎庶外慑强敌,此等雄才伟略纵观史,亦千年难出其右者也!”
洋洋洒洒数百言,字字句句充满了对周元庭的吹捧。
而“奇术”二字,更是被刻意加重了笔墨,无形中为那“天人降世”的传言又添了一把火。
次日。
“八百里加急”的号牌高举过顶,踉跄着冲入殿内。
“陛下!北方急报!河北路……河北路大灾!”
信使的声音嘶哑。
周元庭刚刚还在听户部尚书汇报江南战后抚恤及缴获事宜,闻言,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挥手示意内侍接过奏报。
周元庭的目光迅速扫过奏报,当“河北蝗灾,赤地千里,禾苗绝收”
这十二个猩红的朱砂批注映入眼帘时,他捏着泛黄纸张的指节,一寸寸收紧,直至发白。
黄河水患刚刚平息,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国库的压力尚未缓解,蝗灾又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