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深吸一口气,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胸前的勋章。
"这是1943年在晋察冀军区的的。"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那年我二十出头,跟着部队在太行山打游击。"
围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连路过的行人也停下脚步。
老爷子目光悠远,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年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我们一个连埋伏在雪地里三天三夜,就为了端掉鬼子的一个据点。"
老爷子说着,不自觉地摸了摸右腿。
"最后据点拿下来了,但我这条腿也中了弹。"
《青年报》的年轻记者小王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抬头问道。
"您后来是怎么治疗的?"
"哪有什么治疗啊!"
老爷子苦笑一声。
"卫生员用刺刀把子弹挖出来,拿火药一点就算消毒了。那时候药品比金子还金贵,重伤员都轮不上,更别说我们这些轻伤的。"
人群中传来一阵唏嘘声。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掏出手帕,悄悄擦了擦眼角。
"伤好以后,我的这条腿就瘸了。"
老爷子拍了拍右腿。
"组织上照顾我,想让我去后方工作。但我寻思着,不能给部队添负担啊!那么多好胳膊好腿的同志更需要岗位,我就申请复员回乡种地了。"
李卫国记录的手微微发抖,他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
"无私奉献,伤病甘愿回乡务农"
几个大字。
"老爷子,您后悔过吗?"
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忍不住问道。
"后悔?"
老爷子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看着现在的好日子,值了!当年我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吗?"
这番话让在场许多人动容。
几位老人不住点头,显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然而,老爷子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
"可我万万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的孙子会被人打成这样!"
他的声音颤抖起来,指着纺织厂大门。
"就因为这厂里领导的儿子搞了厂里的女人,怀孕了,想让我孙子娶,我孙子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就被他们打进了医院!"
"畜生!"
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骂声。
一个穿着工装的汉子挥舞着拳头。
"领导家的孩子就能无法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