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书捧起他的脸,柔声和他说:“记不住诗文也没关系,你从前不识字我也喜欢你。”
小刀心满意足地仰头亲她,心里那些自卑因她这些甜蜜的话消散了很多。
宋玠再聪明,玉书也没有选择他。
——“宿主,您的万人迷值涨了2点,来自小刀。”
谢玉书觉得他可爱,哪怕做了皇帝也只要夸一夸就会欢欣雀跃。
第二天,圣旨就到了梁守府上。
新帝已在朝堂上提起过此事,说皇后惜才封梁守的女儿梁书禾为中书舍人。
朝上一时之间惊讶和抗议皆有,大巽朝从未有过女子为官,可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又十分微妙,它只负责宫中文书差事,史上也有担任此职位的女官。
加上封的又是梁守的女儿,那些旧臣们便纷纷看梁守要如何处理此事。
梁守倒是站出来,替女儿请辞了此职。
但上朝之后,圣旨还是下了。
那道圣旨是皇后下的,可盖的却是圣上的龙印,这显然不合规。
梁守接到圣旨之后只觉得如烫手山芋,若是他的女儿顺应了旨意,就意味着他不但认同了皇后干政,还自打嘴巴认同了女子为官的变革。
他万万不该接这道旨意,他该让女儿带着圣旨进宫请辞谢罪。
可女儿反抗出奇地强烈。
在他提出要女儿进宫请辞时,女儿拿起剪刀剪断了自己的头发,一家人全被她吓坏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女子断发更是大逆不道!
他没想到一向听话的女儿会闷不吭声的做出这种激烈反抗,也吓愣了。
梁书禾却只是将断发放在桌上,没哭没闹,很平静的问父亲:“您教我识字读书,原来真是为了让我将来嫁个好夫君吗?”
梁守竟生生被问住了。
“恕女儿不能从命。”梁书禾散发跪下向他与母亲叩头:“女儿可以听从父命进宫请辞,但也在此立誓此生绝不嫁人,女儿会去玉清观做姑子。”
梁夫人和大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全在对梁守说:天家的旨意,连圣上和皇后都看重书禾,为何他身为父亲要断送了女儿的大好前程?就为了他的脸面和老旧的观念吗?
梁守既悲痛又生气,险些昏过去。
闹到最后,梁书禾还是入宫谢恩任职。
谢玉书在宫中见到梁书禾,留意到她乌黑的头发短了一半,就明白她为自己抗争胜利了。
她笑着招手让梁书禾过来,摸了摸她参次不齐的断发说:“一会儿让宫中的嬷嬷替你修齐整,戴上官帽就不明显了。”
梁书禾站在她的膝边,闻到她衣袖上的墨与纸的气味,不知道为什么眼眶有些发热,她又跪下去,郑重地谢恩:“书禾谢过皇后娘娘,日后定竭尽所能,不辱没娘娘今日的选择。”
“能不能抓住机会,还要看你自己。”谢玉书让她起来,又吩咐道:“替我起草康阳郡主孟靖继承王侯爵位的旨意。”
梁书禾抬起眼望她,原来娘娘从未放弃过让孟郡主继承王位的念头。
“你也觉得女子不能封侯袭爵吗?”谢玉书也看她。
梁书禾道:“臣若说臣从未这样觉得,恐怕娘娘不信,但臣一直认为,有贤能者就有资格封侯袭爵,不论男女。就如同女子既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就该有继承家业的资格。”
谢玉书望着她年轻稚气的脸慢慢笑了,这张脸上同样不缺的就是野心。
#
孟靖封王袭爵的旨意在两天后的早朝上,再次下达。
年轻的新帝在朝堂上笑着和梁守说:“梁大人,这份旨意是新的中书舍人起草,当真是才华横溢,由史鉴今。”
梁守第一次在这种时候闭了嘴。
这一次的抗议声已经少了许多,圣意已决,当天孟靖就入大庆殿领旨谢恩。
她从康阳郡主成为康王爷,这是大巽朝第一位女子封王,汴京内外炸了锅一般沸腾,街头巷口渐渐有“后宫干政,女主朝堂,大巽要亡国”的谣言传出。
谢玉书并不将这些谣言放在心上,她只是拒绝了永乐公主进宫看世子景弘。
当天夜里,永乐公主和李善就去见了二皇子留下的朝中旧臣,以这些旧臣的名义,召集了梁守他们这帮老臣子,和他们商议要联合抗议皇后后宫干政。
梁守原本赞同后宫不得干政,可听到永乐公主说要借此机会,逼圣上放二皇子出府,给二皇子应有的封地时,他皱眉起身道:“若两位是为了大巽好,为了百姓好,就不该提出解封二皇子。”
新帝刚刚继位,根基不稳,若此时将二皇子解封送他去封地,谁能保证二皇子没有其他异心?若有异心,必定再起战乱。
他不赞成,他也不赞同永乐公主掺和在其中,直言道:“老臣也不赞同公主所说,皇后扣留小世子当人质。我们今日聚在此地说为了朝堂稳固,天下安宁,不是为了替公主争孩子、争权。”
他此话一出永乐公主立刻变了脸,斥责他道:“梁大人是我父皇一手栽培的老臣,如今皇后给了你女儿官职,你就要站在皇后那边了,若梁大人真的为了大巽朝好,就该让你的女儿辞官!这天下就没有女子为官、女子干政还能天下安宁的先例!”
梁守看向她,冷声道:“这话最不该由永乐公主您对我说,您要是真这么认为就不该出现在此地,该在家中好好地相夫教子!”
永乐公主被气得伏案而起。
可不等她再说话,梁守就已经拂袖而去。
当天夜里,谢玉书换了便服出宫赶去永安侯府。
孟敏临盆难产,生了快两个时辰还没能把孩子顺利生下来。
她赶到永安侯府时,孟靖和孟今越已经在产房中了。
她听见陆太医在问孟靖是舍大还是舍小,心头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