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小院。
墨尘早早醒来,见顾雪璃已立在院中。青黑衣衫在晨雾中更显清冷,金线绣的竹影若隐若现。
“墨尘。”她忽然开口,声音打破晨寂,“你为何执剑?”
墨尘一怔。这个问题昨夜方才答过,一时摸不透师父的用意。
“天下百兵各有其道。”顾雪璃转身,眸光清冽如寒泉,“刀重刚猛,枪走凌厉,棍求沉稳。武道万千,为何独独选择剑?”
墨尘一时语塞。这些年来只顾埋头练剑,却从未深思过其中缘由。那些基础剑式早已融入骨血,可要说为何独独选择剑道,他竟答不上来。
“你过来。”顾雪璃示意他走近。
墨尘依言上前,只见她并指如剑,轻轻点在他眉心。
一股清凉气息瞬间涌入灵台,脑海中顿时浮现无数兵刃虚影——长枪如龙,刀光似雪,棍影翻飞……
“这是《百兵谱》。”顾雪璃收回手指,“枪求寸长,刀重狠绝,棍守方圆。你可仔细体悟一番。”
墨尘道“弟子谨记。”
“不必拘泥于礼数,叫我雪璃就好。”
“走。”顾雪璃转身,“去武馆。”
晨光熹微中,二人穿过渐醒的街巷。顾雪璃步履从容,墨尘紧随其后,脑海中仍在回味方才《百兵谱》中流转的兵刃虚影。
武馆朱漆大门半掩,门楣上百兵阁三字铁画银钩。
尚未进门,便听得院内传来破空之声。
推门而入,只见数十名武者正在晨练,枪芒点点,刀光霍霍。
馆主是个精壮汉子,见到顾雪璃衣衫如墨,眸光微凝“姑娘是练家子?”
顾雪璃微微颔,将一袋银钱放在兵器架上“我想租个场地。”
馆主掂了掂钱袋,侧身让开“最里间的练武场空着。”
青石铺就的练武场上,各类般兵器整齐陈列。顾雪璃袖袍轻拂“按《百兵谱》所载,逐一试过。”
“待你握遍诸般兵器,自会明白,是剑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剑!”
墨尘凝神运气,从丈二长枪到九节钢鞭,从子母鸳鸯钺到吴钩双剑。
当他握住沉重的宣花斧时,忍不住问“雪璃,都说一寸长一寸强,为何还有人用短兵?”
“长兵求势,短兵求意。”顾雪璃起身,霜气在指尖凝成七寸冰刃,“你看这匕…”
话音未落,她已如青烟般飘至。墨尘急忙横剑格挡,却见冰刃倏忽绕指而转,竟贴着剑脊滑入中门。
“短兵之妙,尽在方寸。”顾雪璃手腕轻旋,冰刃如蝶穿花,总在剑势将未时切入空当。墨尘连换七种剑式,却总被那抹寒光逼得回防。
顾雪璃指尖轻旋,冰刃在空中划出数道银弧。“匕之道,贵在出其不意,暗杀偷袭防不胜防。”
墨尘只觉剑势被带得左支右绌,那抹寒光总在剑锋将及之时倏然转向。
匕时而正握突刺,时而反手斜撩,每一次变向都带动他的剑路偏移。
不过三五个回合,他已被带得步伐散乱。
“当心了!”顾雪璃手腕轻抖,冰刃突然脱手旋转,在空中划出诡异的曲线。墨尘急忙举剑格挡,却见匕竟绕过剑锋,直取咽喉。
寒芒在喉前三寸骤停。墨尘僵立原地,额间沁出细密汗珠。
顾雪璃旋身收势,匕化作冰晶消散,她信手取过架上铁剑,“现在,我不用灵力。”
铁剑斜指地面,她周身气势陡然一变。
墨尘凝神聚气,长剑如蛟龙出洞直刺中宫。
却见顾雪璃剑尖轻颤,竟贴着来剑画弧,一股黏劲将他剑势带偏。
“此谓卸劲。”她声音清冷,“看好了。”
墨尘变招横削,顾雪璃不退反进,剑脊相贴的瞬间突然力。一股阴柔暗劲透剑传来,震得他虎口麻。
“暗劲透甲,伤人肺腑。”
不待他反应,顾雪璃身形忽转,如游鱼般绕至他背后。剑锋轻点后心“绕背取势,攻其不备。”
墨尘急转身形,却见剑光如影随形,总在他力前一刻悄然避开。
“闪避之要,在料敌机先。”她收剑而立,“今日所传四式,需勤加练习。”
夜色渐浓,武馆灯笼次第亮起。墨尘浑身浸透,汗水顺着下颌滴落在青石板上。
“歇息罢。”顾雪璃递过汗巾,“今日所传,都记下了?”
墨尘接过汗巾,气息仍未平复“卸劲以柔克刚,暗劲透甲伤人,绕背取势,闪避料敌…只是…”他迟疑片刻,“这些招式,似乎都与寻常剑理相悖。”
这时旁边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位正在擦拭长枪的壮汉转过头来“这位兄弟,你师父教的可是真功夫!”
角落里练棍的少年也凑过来“原来暗劲要这样力!”他模仿着刚才的动作,差点把兵器架撞倒,引得众人哄笑。
馆主端着茶壶走来“顾姑娘这教法让我想起当年学艺时,师父总说欲学打人,先学挨打。”他给两人斟上热茶,“不过小兄弟,你今日这身汗水,可比我们当年体面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