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情况下,肯定有人会问,兄弟,有没有一种啤酒,既能保留风味,还能延长保质期?答案就是纯生啤酒,以无菌过滤技术避免高温杀菌综合两家之长。
自然,各种难度随之拔升,黄元庆左支右绌。
“不能耽误厂子,新项目被大伙寄予厚望,都指着翻身,没法子慢慢来。”
“欲则不达,就算青云纯生度飞快,还要冷链物流和销售渠道配合,都得铺垫。”许真笑道,“地区打算在夏季举行一系列活动,宣传茶叶和旅游,我们公司也会参与,搞一个啤酒节,借势推出新品,那时候能小批量供应一些青云纯生亮相吗?”
黄元庆惊诧道:“余总监的项目完成了?”
“七七八八。”
“嘶……”
“别有压力,你们两家情况不一样。”许真再度安慰。
黄元庆沉声道:“公司将青云纯生的品牌交给我,是希望玉阑啤酒能团结一致,**协力将公司变得更好,而不是以玉啤和青云两个子品牌形成阵营明争暗斗。
如此苦心,我就算不说一句士为知己者死,也决不能辜负公司的信任,把偌大项目搞哑火,许总放心,啤酒节之前一定有成品给游客品尝。”
许真张口欲言,终究没说什么,若有明争暗斗,只会以业务分类,争取高评级,拿到多资源,不会因为挂着青云或者玉啤的名号产生额外感情,那样等同把自己剥离开,没有视作玉阑啤酒的职工,而是两家的棋子。
简单一句话,谁把项目做好,谁脸色有光。
“**做出来这么个效果啊,未免太高级了。”许真打量着新鲜出炉的玉阑毛尖啤酒,啧啧称奇,不是玻璃瓶,也不是普通的铝罐,而是一种造型独特复杂的罐子,寻常一看,根本猜测不出里面装的什么宝贝。
余秋秋是主动请缨参加玉阑啤酒改造计划的,青云集团风向明确,需要综合性管理人才,尤其是抓项目的能力,光是财务人事营销等等,难以问鼎总裁。
她没有一辈子做品牌宣传的计划,也很想跟业务零距离看看而今青云旗下公司如何,便顺势而来。
一年多的磨炼,足够余秋秋从外行菜鸟变成内行老手。
“有人说,啤酒应该只有麦芽和啤酒花,多了就是饮料。”
“德啤号称纯正啤酒,甘心做啤酒纯净法的信徒,但我们青云不是。”
“不错,玉阑毛尖啤酒是典型的青云风格产品,就像当初绿茶饮料的明,无中生有,组合创新是基本招式,因而它虽然名为啤酒,却不能习惯性按照之前的方法推广。”
“所以你创新**,突出潮流,就是按照青云饮品的思路经营毛尖啤酒?”许真瞠目结舌,“不是,虽然啤酒中加茶叶有些古怪,可到底是啤酒,不是饮料呀,你这样搞真没问题么。”
“玉阑啤酒抗不下去请集团相助,足以证明陈旧的传统思路无法拯救啤酒厂的命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改动改动,怎么达成目的,罗总建议联动玉阑毛尖,其目的不就是为了沾光,主打差异化?这一步都选了,却嫌弃下一步离经叛道,很没道理。”余秋秋伶牙利嘴,寸步不让。
“你说得对,我钻牛角尖了。”许真叹道,“不花点灵巧心思,光是冷不丁推出玉阑毛尖啤酒,确实容易遇冷,青云纯生好歹特色鲜明,还有珠啤给咱们铺垫开场呢。”
“打造新奇概念,营造地理名片,啤酒跟毛尖结合的想法从形成之初,就注定不走寻常路。”余秋秋道,“跟进**只是一环,最终目的是要得到顾客,尤其年轻顾客的喜欢。”
许真道:“我支持你的想法,只不过这样时髦潮流的设计,我担心限制毛尖啤酒销量,传统虽老往往大众,另类虽新可能小众。”
“玉啤主角是青云纯生,至不济也是玉阑啤酒,绝不会是毛尖啤酒,喝玉阑毛尖的有多少不知道,喝玉阑毛尖啤酒的却可以估计,乐观点,鳄鱼晥,差一点,可能只有玉阑,即便再追求大众,做得再成功,都不过是一个强化版的玉阑啤酒。”
“你的意思是?”
“毛尖啤酒做个活招牌,主要是营造噱头,打响玉阑啤酒的知名度,给旗下啤酒做销量带动,虽说开拓纯生品类,熟啤依然是主流,一时半会不可能完全甩掉。”
许真盯着罐装的毛尖啤酒,道:“所以,你想救活玉阑啤酒?”
“先,许总,我们应该想明白玉啤究竟想成为怎样的公司。”余秋秋淡定道,“如果只是恢复过去状态,或者更进一步,可以不要玉阑啤酒,以玉阑毛尖和青云纯生足够成为特色企业,可若不甘人后,看到青农饲料和阿昂火腿肠的威风凛凛想效仿,熟啤酒不可能砍掉。
你刚说的,传统的往往大众,另类的往往小众,纯生啤酒某种程度上也只是一个小众风格,跟毛尖啤酒精酿没什么区别。”
许真默然良久,低声道:“你有信心把玉阑啤酒再度卖出去吗?还红红火火,越做越大?相较而言,青云方式做出来的毛尖啤酒,我更有把握。”
“确实没有,但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总不能罗总指明方向,我们就简简单单照章办事,一点主观能动性没有。”余秋秋道,“毛尖啤酒跟玉阑啤酒采用同一个品牌,前者若能吸引顾客注意力,爱屋及乌大大有可能增加玉阑啤酒的销量,真正起死回生。”
她看向许真,继续道:“作为青云的一份子,我学到的经营理念是不要给自己设限,先天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样。”
第899章这还是啤酒吗?
手底下有这样的精兵强将,许真应该欣慰,起码双保险生效,不会将玉阑啤酒搞得一团糟,免除青云纯生前途未卜的担忧,虽然他做到事业部总经理的位置,于青云集团排得上号,可跟普通职工一样,压力不小。
往前位置越来越少,往后全是眼睛虎视眈眈,没得松懈时候。
“那就照计划把啤酒节搞起来。”他道,“不贪大贪全,先顾着玉阑附近的大小品牌,全国知名的龙头们不强求。”
余秋秋点头同意:“玉阑啤酒会增加易拉罐**,做全新设计,小幅度更新工艺和配方,偏向年轻口味。”
啤酒节跟茶文化节类似,就是锚定某个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美食鉴赏、音乐演出、民俗表演等等,核心还是展销会,把产品推广出去,只不过包裹优雅的外衣,既能提高格调,好比某些产品套上精美的外壳,显得很多很贵,也能增加趣味性,吸引更多人参与。
同样是买东西,赶集和逛街味道不同,换成逛商场血拼更是非同凡响,很多事就是如此,想要达成目的,必须要做许多额外之事。
拯救玉阑啤酒的项目对青云集团相当重要,意义不亚于青创金雨的多经营模式探索,罗学杨跟许真在其位谋其政,铁了心要把它做好,否则开创不利,后面再走就会艰难。
原本玉啤度德量力,考虑品牌影响范围和产能,只是想搞一个中等范围的啤酒节覆盖周围地区即可,刚好撞到玉阑力文化旅游,要办一个旅游节推广宣传。
项目繁多,规模庞大,既有各种文化表演民俗活动,还有休闲观光农家乐,重点是玉阑影视基地开放和电影投名状筹拍,预计客流量远许真等人想象。
因势利导,借力打力是每个优秀青云人必备的素质,集团内外的资源摆在那里,能不能想到调用且运用得宜很大程度决定此人的前途,许真都做到事业部总经理岂会不懂这个道理?熟稔地介入,找到负责人把玉阑啤酒节加进去。
举办方一合计,这属于相得益彰的好事,答应得相当痛快。
许真见此情状得寸进尺,提出赞助旅游节,这下真不成,水龙吟和青云山泉财大气粗,连个边角料的地方都不给,张光辉甚至直言,若非看大家沾亲带故的份上,啤酒节都不会让你办,敢与青食明星产品争辉,简直是嫡庶不分,大小王不辨。
“老许,你们搞的音乐会取消吧,比不过旅游节的主菜,那可是刘天王献唱,一班子泛亚明星,曾经沧海难为水,你们请谁接档能让游客享用过大餐,还有兴趣吃小菜?”张光辉诚心建议,“金牛集团是真金牛,阔绰得很,玉啤绝对比不上。”
“泛亚娱乐一个公司能有多少明星?”许真哼哼道,“我就不信它能孤篇压全唐。”
“呦呵,你会拽文了。”张光辉笑道,“可惜理解错了,我说的泛亚明星不是泛亚公司的艺人,而是泛亚明星,包括两岸三地、霓虹高丽狮城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