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乐>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658节(第1页)

第658节(第1页)

罗学云一直没有过问青云职工对清兰集团的看法,自合作伊始,他就在削弱清兰存在感。

少部分原因是不想关系暴露,倒不是“做贼心虚”怕人说三道四,青云都是他一手创立,行得正坐得直无愧于心,而是担心地方得知他能主宰清兰投资,则必然蜂拥上门,日日拜访不停。

彼时别说偷得半日闲,对青云的管理经营亦是很大影响,会被视作子公司分公司,变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更大程度是希望青云公司独立自主,把清兰顾问当作老师,学习培基固本,增长经风见雨仍进取不停的能力。陈清乃至玉阑并非产业投资的选名单,清兰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冲过来,若是青云兄弟不能自强自立,明白家乡繁荣要靠大家伙共同努力,未免浪费苦心。

罗学云无法想象青云职工都将清兰视作大哥,稍微有个什么事就是“打钱”或者“来人”,那就毁透了。

眼下范兴宗的言让他很欣慰,显然能正确认识被投资者和投资者的关系是互利互惠,不是古代打天下,人家资助你成就霸业,转头翻脸不认人,吃干抹净还销旧账。

就是口气冲点,将青云贬得太过,仿佛没有清兰支持,铁定搞不成事似的。

饶是如此袁晓成也没反驳,作为见证者,他无法昧着良心说清兰的作用不重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还不惹事闹事,天下哪寻这样的好伙伴?

但钟乐有不同意见。

他微笑道:“看待事物要整体客观,不能孤立片面,清兰固然重要,青云亦无需妄自菲薄,他们在玉阑投建的水泥厂磁带厂不就是反面例子,光是监督指导不插手经营,很快就放鸭子,乱七八糟一堆破事。想来清兰也很庆幸遇到我们青云这样的伙伴,省事安心。”

田秀禾附和,依旧跟钟乐同声共气。

罗学云将话题扳回正轨:“先说青农展,我的要求很简单,饲料和养猪养鸡对标卜锋农牧,它做到什么级别,我们就做到什么水平,还要盖过他一头,肉制品加工可以稍缓,跟紧集团脚步即可。

宠物粮食单拎出来,趁着市场竞争不激烈,消费者正在培养习惯,树立起国产高端宠物粮的品牌形象,充分占据份额,至于能否扩展业务进军上下游,就当附加题开放回答。”

田秀禾笑容呆滞,扑通扑通想打退堂鼓。

卜锋卖菜籽起家,真心认可农业食品是根基,对于种子饲料养鸡养猪看得相当重,将之当做迎接风浪的压舱石,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的命根子。

人家展几十年,实力之强毋庸置疑。

在神州,卜锋跟米国康地开第一家合资饲料工厂时,湖润百富榜列在前三的刘家兄弟还没摸到新望的大门,其他养殖大户都跟林英勤似的,忧愁资金扩大规模,无法涉足育种饲料这些相关行业。

在海外,卜锋更了不得,母集团是暹罗上市公司,农牧饲料等业务在香江上市,跨国开设的饲料工厂数以百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更新,市场尚未形成集中化和全球化格局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不然怎么有资格跟青云趾高气扬提要求?

青农饲料起步虽早,可不过是大号的马山养殖场,作为服务青云体系的一员,规模受限,工厂受限,人员更受限,提出上市规划以后才开始扩张,凭什么就追星赶月,压人家一头,射家也不是吃素的。

“学云,要求是不是定的有些远大,咱们可以先定个小目标,比如中部第一?”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啥?”田秀禾傻眼,不自主瞥向钟乐。

没人笑话他,不是因为交情好不开玩笑,而是担心回旋镖,此情此景任谁都看得出青农展只是开胃菜,现在笑一会哭多难看。

钟乐解释道:“十年累积物力,十年教育训练,二十年后打败对手。”

田秀禾稍稍松口气,继而忧心道:“青农饲料进步,卜锋农牧也不会闲着,马上就来咱这开工厂呢,二十年追平六十年,嘶,我有点熟悉的味道。”

罗学云直翻白眼,没好气道:“青农展先重组上亿资产,跟着就申请上市,算一算能减多少年之功?何况你还不是孤军奋战,青云大农业战略同样增长规模,带来销量又是多少?不要轻敌,也不要畏战。”

田秀禾道:“我需要集团多支持精兵强将。”

“强扭的瓜不甜,若集团尽力动员仍不肯去的,只能听之任之,青农展自己要做好招聘培训,猎头挖墙脚和并购抢人才不都是手段?刚开始家底丰厚,不必过得拮据抠门。

饲料徐源良撑得住,宠粮宋锦闻足够,牧原那边林尹夫妇担得起重任,阿昂的张家行李有德差点分量,确实需要一个猛将,看看集团有没有总经理副总经理愿意自告奋勇。

至于养鸡和包袱资产处理需要人,不一定非在集团物色,总是要筹备上市,也听听其他股东的意见,别搞得青云一言堂似的。”

“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些怵,青农展上市对公司经营等同套上一圈无形枷锁,要注意的事可多,先这个投资者关系就麻烦得很。”

“只要遵守章程,都可以干中学。”罗学云说完,目光在钟乐和范兴宗脸上逡巡,众人等了一会,才听他张口。

“青农展成立表面上给青农减轻包袱,实际却是提出更高要求,他们拿去的都是青农辅助支线,没省多少功夫,反而愈依仗青农的支持,种苗和技术是生产的源头,就像水泵,它强取水才能强。”

牧原养的是肉猪,专求产量和供应,而青农养的是淮南黑猪,务求品质和成色,一如田黄鸡鸭肉蛋两用,主要客户是饭店餐馆,必须半放牧有足够的运动量保证肉质,生长度缓慢,而肉鸡往往全程圈养,从出生到死可能都没见过阳光山林和草地。

纪录片食品公司里说过,如果你有办法用四十九天养大一只鸡,怎么会用三个月去养呢?

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如此,养鸡养猪都是工厂化生产,要饲料转化率高,要生长率快,要标准统一流程简便,要集约化大规模,至于是不是有风味流失,营养缺憾或者根本不能算是鸡猪,谁在意呢。

效率不提上来,产量就上不来,价格就压不下,许多人就会吃不起肉,即便新世纪,很多农村买一只鸡壳都会心疼半天。

青云农业形成当下格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路径依赖,他从小白菜开始吃尽品质提升带来的红利,价格上浮轻松、销售度飞快,进而供应香濠及出口国外,若是寻常品质没有优势,很难得到这个指标。

二就是惠及范围广,田黄家禽作为中高端食材,价格中保有利润空间,若要增加产量,还能包给更多家庭农场和村组合作社,让村里人有收入。

反观肉鸡养殖,往往都是中型起步,一家年产量轻轻松松数十万,若是设备条件好,二三十个工人足以,显然利润都被养殖公司拿走。

青云此举亦算因地制宜,生态走地鸡的市场地位决定它的生产方式,兼之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地方展又有点祖宗之法的意思,自然没有大动,转而做强种苗、农业技术和饲料等需要靠研技术践行收益的环节作为存身根本。

钟乐坦然表明困难:“研投入巨大,一些关键设备的成本足以抵得上其业务几月甚至几年利润,人员薪资和运行费用同样冠绝公司,成果却不能限定时间和水准,资金方面压力很大。”

“你的意思是?”

“保留更多利润的情况下,最好还能有注入。”

一言既出,全场惊诧。

众人不得不佩服钟乐的境界,要钱这种事说得理直气壮,仿佛不给就是你的错一般,大写的服气。

“青农要展,青食也要展,青云创业和青云投资同样眼巴巴要钱,集团没有印钞机怎么办?只能借,说好听点叫融资。”罗学云双手一摊,“我既不想青云放慢脚步,又不想低声下气,怎么办?只能引入强援,。”

钟乐默然,道:“罗总希望青农怎么样?假设像青农展那样定目标。”

罗学云神色平静:“农业巨头如过江之鲫数之不清,他们以时间累积的技术壁垒和市场规模,纵然我也不敢放厥词,保守一点,综合种业世界前十,蔬菜前五,农业技术服务神州前三,周期三十年,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