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萧逸心想:“大宗门的浩瀚藏经阁中,不知是否有关于此种能量的只言片语记载?
眼下空想无益,仍需实践验证。或许,我真该学习几种不同属性的基础法术尝试一番。”
他沉吟片刻,复又展颜:“如此奇物,岂能无名?称其‘无属性灵气’未免辱没了它。叫‘混沌之气’?
似乎又过于空泛宏大……‘五行本源’?嗯…暂且称其为‘五行本源之气’吧,倒也贴切。”
命名既毕,他的注意力回到了手中灵石上。体内六大漩涡再次全开,手握灵石,全力吸纳。
霎时间,灵石中的元灵之气如同决堤江河,汹涌涌入他体内,其度远平常吐纳!
仅仅不到一个时辰,掌中那块下品灵石便光芒黯淡,悄然化作了一撮毫无灵性的粉末。
贺萧逸细细感知此番修炼所得,心中惊叹:“有灵石辅助,修炼度竟能提升如斯!不到一个时辰的成果,竟堪比平日苦修两日!”
他竟然把自己体内漩涡主动吸收灵气看成是苦修,如果被其他修士知道的话,还不被气死?
“灵石,果然是修真者不可或缺的宝贝!奈何现在只有这个寥寥数块。日后若有机会,定要想方设法多获取一些,这东西要是足够的话,自己和李茜修炼度都能快上不少。”
他的目光扫过身前另外两枚玉简——记录《初级阵法》的玉简和另一枚土属性功法《厚土诀》。
他并未急于研习阵法,也未立刻修炼法术,而是再次拿起了那枚《厚土诀》玉简。
“海底轮处的漩涡并非修炼对应的土属性功法得来的,而是当初吞服筑基丹恰巧冲开相关经脉形成的,那么再修一部土属性功法,对那已存在的海底轮土属性漩涡,是否会有新的裨益?”
带着这份探究之心,他闭目凝神,再次将神识沉入玉简之中。
此次并非为了凝聚新漩涡,而是旨在更深层次地理解土属性灵气的运转玄妙。
五个时辰后,贺萧逸缓缓收功,眼中却掠过一丝惊异。
他敏锐地察觉到,体内海底轮处那代表麒麟神魂的黄色漩涡,其吸收炼化土属性灵气的运行路径,竟悄然生了一丝极其细微却真实不虚的变化!
那路径既非完全遵循《厚土诀》的功法描述,也不同于之前自行吸收时的模糊路线。
更像是综合了《厚土诀》的优化引导与漩涡自身本能后,自行演化而出的一条更为高效、更为贴合天地土系法则的新路径!
并且,在这条新路径下,海底轮漩涡吸收土灵气的度,竟明显提升了少许!
“这……!”
贺萧逸心中巨震,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涌现:“难道我体内的这些神兽神魂漩涡,并非死物,它们竟能根据我修炼的同属性功法作为参考,自行推演、优化出更符合自身、更高效的行功路线?
这……这简直是功法的自动进化!”
这种情况完全出了他的预料,甚至颠覆了他对功法的认知!
“若真如此……”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在他脑中成型,“那我若是能寻来更多不同流派、不同侧重的五行属性功法加以参悟,岂不是相当于为这些漩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和‘进化养料’?它们是否能据此持续优化,衍化出近乎完美的行功路线,从而极大提升吸收炼化灵气的效率?”
想到这种可能性,贺萧逸心中顿时火热起来,充满了期待。
只可惜眼下功法匮乏,此设想只能留待日后慢慢收集功法再行验证。
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翻手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了另一枚玉简——那是得自李茜爷爷的遗物,里面记录着几种最为常见的基础法术修炼法门:“天眼术”、“火球术”、“凝水术”、“除尘术”、“轻身术”……
“正好,便以这些基础法术,来试一试我这‘五行本源之气’是否如我猜想的那般好用!”他精神一振,先选中了最简单之一的“凝水术”。
按照玉简中所记载的运气法门、手诀以及神识运用技巧,他调动起丹田内那细若游丝的本源之气
。意念微动,本源之气瞬间转化为精纯的水属性灵力,循着法术路径运转至指尖。
下一刻,一滴晶莹剔透、散着微弱寒气的清水,竟真的于他指尖缓缓凝聚成形!
“成功了!”贺萧逸心中一喜。接连尝试了“火球术”(指尖冒出一簇微弱却纯净的火苗)、“除尘术”(一股微风拂过,荡尽尘埃)、“轻身术”(身体微微一轻)以及“天眼术”(目力微增,能看到更远的细节,如果面对修士的话,亦能看清对方修为。)。
这些最基础的法术,他竟然在练习数次之后,便都能轻松掌握,并且那丝微弱的本源之气竟都能支撑其消耗完成!
“或许……是这些法术本身过于简单,所需灵力极少,寻常修士也能轻易掌握吧。”
初试身手之下,贺萧逸虽欣喜,却也不敢过于自傲,如此揣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