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队伍靠近,野马渡的全貌逐渐清晰。
这里与其说是个渡口,不如说是个依托河岸自然形成的大型临时性集市。
目之所及,是上百顶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帐篷。
如同草原上突然长出的蘑菇群,杂乱却又有一种内在的秩序。
这些帐篷大多是用厚实的毛毡或耐磨的帆布搭成,能够快拆卸转移。
布局上,整个营地大致沿着河岸呈狭长分布。
靠近河滩最平坦的区域,聚集着最多的马车、驼队和货堆,那是商队核心的停驻和交易区。
人声鼎沸,各种口音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牲口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
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粪便、香料、烤馕和皮革混合的复杂气味。
几条被车辙和马蹄踩踏得坚实的土路,如同脉络般贯穿营地,连接着不同的功能区。
有专门修补车轮、钉马掌的简陋工棚,冒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炉火的黑烟;
有提供简单食宿的帐篷客栈,门口挂着象征性的酒旗或灯笼;
甚至还有几处空地上,形成了小规模的以物易物市场,来自西域的珠宝、北地的皮草、中原的布匹瓷器在此交汇。
河岸边,水流相对平缓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用原木和木板搭成的简易栈桥,延伸入水中数米。
主要是为了方便取水、清洗货物,偶尔也有小型皮筏子停靠。
真正的渡河点,则分散在栈桥上下游水浅流缓的几处河滩,那里车辙印记和马蹄印最为密集。
韩厉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整个营地,迅做出判断和安排:
“我们分开走,两人一组,装作互不认识的小商队,分别找不同的客栈落脚。避免引人注目。”
“阿木,你带一个人,沿着河岸上下游走一圈,把所有能渡河的浅滩位置、水深情况摸清楚,特别是适合大队车马通过的地点。”
“老陈,你带一个人,守在营地南边入口的高处,留意所有从南边来的队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现和亲队伍的先锋斥候,立刻回报。”
“冷月,你和……阿娜尔一起,在集市上逛逛,听听风声,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或者陌生面孔大量出现。”
“周平跟我走。”韩厉的语气不容置疑,他必须将这个最大的变数牢牢控制在手中。
他沉声对众人最后强调:“记住,我们比和亲队伍早到三天。这三天,我们是来做生意的商队,都给我把戏演好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轻举妄动!”
客栈里枯坐半日后,韩厉将最后一块干酪吃完,从容起身:随我去集市走走。
周平整理了下衣袍,神色平静:韩爷请。
两人并肩走入集市人流。
周平步伐稳健,目光自然地扫视四周,既不刻意贴近也不故意远离,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韩厉在一个皮货摊前驻足,拿起水囊端详:这几日南边来的商队可还多?
摊主笑着应答:每日都有,不过都比不上前些日子热闹。
周平站在一旁,看似随意地把玩着摊上的马鞭,耳朵却将每个字都收入心中。
他注意到韩厉放下水囊时,目光在那几捆新缰绳上多停留了一瞬。
新到的缰绳质量不错。周平忽然开口,随手拿起一捆仔细查看,看来最近来往的马队不少。
韩厉淡淡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走到铁匠铺前,韩厉驻足观看。周平则借故蹲下整理鞋子,手指不经意地拂过地上待修的车轮。
这些车轮磨损得厉害,周平起身时状似无意地说,看来最近重载的车队不少。
韩厉目光微动,却不接话,只是继续前行。
来到高地,韩厉远眺整个营地。周平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同样扫过下方的帐篷群和渡口,心里快盘算着:
新缰绳意味着需要更换装备的马队,待修的车轮暗示着重载车辆的频繁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