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乐>天罡错胎:逆命破局 > 第247章 天庭与灵山的和解崩解(第1页)

第247章 天庭与灵山的和解崩解(第1页)

第章:天庭与灵山的和解崩解

藤蔓破土,星纹初凝,一缕残识自地脉深处逆流而上。天蓬的意识未聚形,却已锚定三界因果节点。新生藤须汲取高翠兰胎记残留血气,叶面微颤,星纹流转,如脉搏搏动,将外界声息一寸寸导入识海。

三十三重天残空浮岛上,玉帝与如来并立莲台。佛光与天威交织成网,铺展于残破虚空,如丝如缕,无声渗透众生神识。玉帝冕旒低垂,珠帘后不见双目,唯有一道苍然之声荡开:

“天庭与灵山,共掌新序。”

如来残身端坐,金身未全,却仍有丈六佛光缭绕。他合掌低语,声如梵钟,音波所及,天地微震:“逆命者赦,轮回重启,万灵归位。”

天蓬残识未动,却已察觉异样。那“和解”之音并非单纯宣告,而是暗藏频率——音律起伏间,隐有轮回簿封印咒文的节律。他以藤蔓为耳,以星纹为符,反向推演,终在第七重音阶中捕捉到一丝裂痕:此音非为安抚,乃为诱捕。

镇元子遗留的因果枝灰烬自藤心浮现,如尘飘散,触音即燃。灰烬勾勒出残缺符线,正是百年前天书地书相击时,被抹去的“天录虚名”最后一笔。天蓬借此灰烬为引,逆溯音律本源,终见其真——所谓“共治”,实为玉帝与如来合谋,借“和解”之名,行“重启轮回簿”之实。众生神识一旦被佛光天威同化,便将沦为再编之魂。

藤叶骤然浮现一行古篆,字迹逆生,由右向左:“同归者不立,同立者不存。”

天道残意所留,非劝诫,乃警示。

天蓬残识微震,钉耙本源在识海深处泛起一丝腐酸气息,却夹杂铁锈之味。佛血已渗入天道权柄,二者交融,如毒入髓。他知,若不破此局,三界将再入轮回牢笼,万劫不复。

此时,悟空携唐僧已至议和台前。金箍棒横于臂,棒身裂痕渗出黑雾,似有不甘。唐僧双目空洞,唇间低诵《往生咒》,声若游丝,却与如来佛音隐隐相合。玉帝袖中龟甲微动,南天门三百六十五颗星辰同时黯淡一瞬——天命镇压阵,已悄然启动。

悟空未觉异样,只觉唐僧气息纯净,似有金蝉真灵归位之兆。他收棒欲退,道:“师父,此局已定,不必再战。”

天蓬残识骤紧。唐僧非归,乃傀。其口诵之咒,实为激活轮回簿封印基座的引信。若任其完成,三界逆命之力将尽数被收束,再无破局之机。

他以藤蔓为媒,自叶脉逼出一滴血——正是前夜穿透九重佛障、坠入灵山识海的那滴。血珠顺藤而上,破空而至,直入悟空识海。

血滴炸开。

记忆逆冲。

紧箍咒非驯化,是封印;金身非成就,是囚笼。唐僧体内之魂,非金蝉子,乃如来残识所化。百世轮回,皆为造神之祭。

悟空双目骤睁,瞳中火焰重燃。他猛然横棒,怒视唐僧:“你不是我师父!”

唐僧未答,лnшb唇动,咒音更急。袖口滑落半片破碎念珠,其上“莲台十二”字样一闪而没,随即没入地面。十二禁忌之地,节点已启。

金箍棒裂痕暴张,黑雾喷涌,与藤蔓气息短暂交融,如旧友重逢。悟空不再犹豫,棒起欲砸,直指唐僧头顶。

天蓬残识低喝:“不攻人,攻契!”

悟空顿悟,棒势一转,轰向唐僧脚下地面——那里,一道金砂符线正自地脉蔓延,直通轮回簿封印基座。

棒落,地裂。

金砂符线断裂一瞬,佛音骤滞。

玉帝眉心微跳,袖中龟甲翻转,天命镇压阵加运转。南天门星辰再度黯淡,一颗陨落,血祭启动。灵山残佛像眼中金光暴涨,三百六十罗汉残影齐诵佛号,欲补轮回之缺。

如来残身未动,却借唐僧之口吐出一语:“共生契,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