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根不懂母亲和两个姐姐怎么吵着吵着就哭起来了,他是哄完了这边又给那边抹眼泪,忙的满头是汗。
恨吗?算不上,只是有些委屈终究只能依靠时间去淡化,说是说不清楚的。
林帮娣最后还是没能拗过招娣,留下铁根后就跌跌撞撞地逃走了。
走的时候满脸是泪。
不知她是否想起那一年婆婆压着她不准她的招娣继续读书受教育时,她的悲愤与反抗。
与现在的咄咄逼人相比,不知两者哪一个更刺痛她?
母亲走了,姐妹俩算是胜利了吗?别说笑了,从骨肉血亲针锋相对开始,所有人就都是输家。
招娣强扯出个笑来招呼大家继续包饺子,来娣也抹了眼泪,拉着弟弟出去烧炕。
外头冷,这种活儿在家里时是轮不到铁根干的,来娣不理解,难道家里的顶梁柱就是个摆设?
不能劳动也不能辛苦,那算什么顶梁柱?
爹娘又不能一直身处壮年,别的不说,在农村里生活的基础生活常识要教会给铁根吧?不可能爹娘一天不在他就饿一天不开火啊?
这么想着,来娣不可能坐视不管,她手把手教铁根烧炕,姐弟俩整的灰头土脸,心情却比在炕上坐着“享福”好多了。
铁根并不排斥劳动,相反的,他很乐意被需要,认为这才符合他顶梁柱的身份。
至于招娣和来娣,没有爹娘在中间挡着,姐妹俩和小弟弟相处起来轻松多了,也自在多了。
就连知青点里一众刚被林帮娣吓尿裤子的小孩儿也飞快接受了秦铁根这个新伙伴,一点儿不介意多一个人分饺子吃。
此间世界一时间欢乐非常,开始有过年的氛围。
将这边的境况暂且放下不提。
却说钱大娃两口子挤吧挤吧,好歹是挤出来几块钱儿买了两斤白糖、两斤鸡蛋糕,又拎了自家制的两坛酱来大溪沟村走亲戚。
不是他们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实在离开了亲族的庇佑才知道亲族的重要性。
现如今维护好亲族之间的关系乃是重中之重,两口子可上心的很。
虽然被赶出村子说起来是难听了点儿,但好在俩人走的还算体面,再加上没了独子有余,到底算是受害者,亲戚们或是可怜或是看在逝者的面子上,总归是接纳了他们。
这年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孤家寡人难成大事,谁还没个落难的时候?
钱大娃两口子能想通,愿意为宗族出力,族亲自然也乐意接纳他们。
之前说过,大溪沟村和小溪沟村紧密相连同为一家,是有百年历史的大村子。
村志上记载,这里一开始是李姓宗族村,不过后来时局动荡,赶上最难熬的那二十年,村里的爷们儿几乎被杀绝了。
与此同时外头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仅打仗还闹饥荒,不停有人听说夹子山的粮仓美名投奔过来,加入村子,这才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也不再只有李氏一家。
其中钱氏的族人是从四川逃过来的,来的时候才二十几号人。
扎根大溪沟村五十多年,如今人口也不算多,不过正因为人少,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基本上是一呼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