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乐>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54章 再次跳票(第3页)

第54章 再次跳票(第3页)

只要他们愿意配合就行。

剩下的钱,他准备自己掏一部分,再从国内融一部分。

凭借李杰的号召力,融资不是什么难题。

两亿美刀?

也就中等意思而已。

阿狸、藤讯、旺达三家一人投了ooo万,这就有一个亿了。

接着,李杰又从iax母公司、蔡司镜头、尼康、佳能、光辰芯等企业薅了一笔钱。

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国外企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是他不想找国内的企业,而是国内没有符合要求的厂家。

毕竟。

相机、摄影机都是一种细分的,且市场规模不断缩小的行业。

这年头,手机几乎把相机行业杀死。

那些具备先优势的巨头都不得不面对不断下滑的销量,这时候冲进去,不是白瞎吗?

类似的行业其实还有不少。

一个经典老谣言,国内造不出圆珠笔的圆珠。

这个话,也不能说错,因为国内确实没有相关的企业,但造不出,和不想造,那是两回事。

前者是经典卡脖子,后者是投入和回报不成性价比。

同理。

相机、摄影机行业也是这个道理。

这玩意的门槛不低,研投入高,又是半个夕阳产业,不值得投入巨额的资金进行追赶。

什么打印机、高端机械表、高端自行车等等,都是一个道理。

言归正传。

随着资金、人员陆续就位,李杰最终还是跨界了一把。

不过。

他不是一线科研人员。

他只负责提出构想,一线科研人员负责实现,相较而言,他更像是产品经理、研经理。

动动嘴就行。

但。

他不是那种乱吉尔动嘴。

基本提出十条思路,至少有个两三条是正确的,可执行的。

由他这座灯塔负责指明方向,研进度慢归慢,项目进度却是可喜的。

各路投资方一看,研进度有戏,后续打款简直不要太爽快。

第一年。

啥成果没有。

第二年。

新的摄影机构造已经出来了。

第三年。

摄影机一号原型机出炉。

然后。

相应配套的播放设备、软件、接收装置,陆续上马。

资金?

加!

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