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他为了这个锻造,没少刷打铁的视频。
李慕白耐着性子,一边指导,一边忍受着高温和噪音。
张大力动作一顿,抬头看了李慕白一眼,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示意徒弟把风箱拉得更猛一些。
“锤打这里,对,这个角度,用力要均匀,利用锤子的重力,而不是光靠膀子力气!”李慕白继续指导。
“淬火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全浸入水中,先让尖端部分快速冷却,然后……”李慕白将现代金属热处理中一些基础的、适用于当前条件的技巧,一点点地传授给张大力。
张大力起初还有些将信将疑,但随着他的操作,他逐渐感觉到了一些不同。
在他的不断提点下,尤其是在关键部件的角度和连接方式上,张大力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铁块似乎变得更加“听话”,锻打起来手感也有些微妙的变化。
按照李慕白说的方法进行局部淬火后,他拿起锉刀试了试硬度,眼神瞬间就亮了!
“这……这……”张大力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他能明显感觉到,经过这番“仙师指点”后的铁,硬度比他以前打出来的要高上不少!
李慕白微微一笑:“继续,按照图纸上的形状来。”
有了初步的信任和效果验证,张大力的干劲更足了。
他完全沉浸在锻造之中,李慕白则在一旁不断提点,纠正一些细节。
两人一个经验丰富,一个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竟然配合得相当默契。
时间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流逝。
那把现代钢锉,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一些需要精细打磨的地方,效率和精度都大大提高。
终于,在耗费了大半天时间,敲敲打打、反复修改后,第一把新式“飞燕锄”和镰刀诞生了!
它看起来确实和传统直愣愣的锄头不一样,锄身更薄,锄颈带着优雅的弧度,整体线条流畅。
拿在手里,也确实轻便了不少。
这把新锄头,锄柄明显比旧的长,而且带着符合手掌握持的弧度;锄头本身的角度更加倾斜,锄刃带着微微的弧线,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一看就比那些灰扑扑、锈迹斑斑的旧农具要精良得多。
“好了!”张大力放下锤子,拿起那把新锄头,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这把锄头,绝对是他这辈子打出来的最好的农具!
消息很快传遍了小小的赵家村。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聚集到铁匠铺外的一小块空地上,想要亲眼看看这“仙师”指导下打出来的新家伙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赵长根也来了,他看着那把崭新的锄头,眼神复杂。
“仙师,张师傅,这新锄头……能试试吗?”一个胆大的村民忍不住问道。
“当然!”李慕白点头,看向人群,“哪位乡亲平时用锄头最熟练?来试试!”
赵长根早就等不及了,立刻招呼大家,带着新锄头和一把旧锄头,浩浩荡荡地往村南的田走去。
村南、试验田。
刚收过麦茬的土地,干硬板结,泛着灰白色。